英媒:英方与中方对话应着眼大局
发布时间:2025-10-21 09:17
英国《新政治家》杂志10月19日文章,原标题:与中国谈判时,英国应着眼于大局。人们讨厌被跟踪。如果被指控的一方恰好是一个经常被描述为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国家,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更加严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过去几周关于两名英国间谍涉嫌为中国工作的指控引起如此多的争议——重要的是要强调卡什和贝里从未被定罪,对他们的指控也被撤销。然而,就联合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数量而言,中国现在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科学研究伙伴。在环境、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重大问题上,英中合作是双方的默认选择。如今,超过10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学习——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在英国预算紧张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线。中国也无意推广世界治理的意识形态和模式。中方的这种看法要么是由于缺乏信息,要么是出于迫在眉睫的动机。所有这些因素都意味着英中关系中涉及的成本效益考量比冷战时期更加尖锐和深远。英国当然可能不同意中国的观点,但中国现在有很多选择将贸易、技术和投资转向其他地方。在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之际,无法获得可能使英国受益的部分技术尤其成问题。 近年来,英国试图通过日益复杂的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有一个版本提出“合作、竞争、挑战”,试图将英国对华政策的不同维度划分为“合作”、“竞争”和“挑战”。在分歧领域和一致领域之间寻求平衡。与此同时,当欧美与北京的关系陷入更深层次的竞争和混乱时,英国也试图跟上规避风险的愿望。然而,英国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是独特且影响深远的。 30年来双边关系最重大的变化之一,也是深刻影响当前两国关系的一大因素,就是两国力量对比的重大转变。 2000年之前,英国的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网络更加强大。在技​​术和智力资本方面,英国的大学、企业和科研实力也领先于中国。直到2005年,英国经济规模都超过中国。但如今,这种情况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逆转:中国经济规模是英国的五倍。志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之一。北京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外交网络,同时参与了几乎所有其他多边机制。 2025年中国科研预算将超过英国。中国企业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政策和安全专家对当前局势感到措手不及。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如此之多的变化,其速度超出了(西方)的预期。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推进。   这起涉嫌间谍案表明,当英国试图制定针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政策时,保持一定的平衡和控制是多么困难。这几乎就像我们试图解释量子力学cs 就牛顿物理学而言。此案的后果证明,我们尚未就与中国的这种必然性、必要性和挑战性关系达成明智的政治和公众共识。英国需要确信其与中国的关系是可控和可持续的,否则恐惧、怀疑和回避将继续影响政策方向。 (作者凯瑞·布朗,乔恒译)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