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什么时候“回家”?儿子正式向内地申请
发布时间:2025-10-28 09:19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已故抗日将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近日宣布,已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希望将父亲孙立人的遗体运回安徽老家安葬。该事件引起岛内关注。台湾《中国时报》27日称,孙立人的灵柩暂时安放在台北中山公墓,尚未下葬。 2015年,孙天平受邀到大陆参加9月3日阅兵时,宣布将把父亲的遗体迁回家乡安徽,并表示“落叶归根是我父亲的心”。当时,孙天平提出了三个搬迁方向:祖籍在安徽,与远征军同伴合葬在广州,以及在南京抗战纪念馆旁。 《华夏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此事称,孙立人转战内地已经宣传了10多年,内地正在推动。当年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紧张时,大陆曾想将孙立人的遗体转移到广州新一军公墓,以完成孙立人“与新一军战友合葬”的遗愿。新的第一军公墓可以进行翻修。知情人士还表示,搬迁未能成行后,孙立人在安徽的故居陆续建成并改建为孙立人纪念馆和故乡之家,并持续推动孙立人搬迁回乡。然而,此后两岸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已经35年了,它还没有被埋葬。”正在努力将父亲的灵柩运回安徽老家的孙天平说。
台湾媒体孙俪1900年出生于安徽。 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庚子赔款预科赴美留学,后获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文科教育学士学位。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留美军官之一,后于1928年回国。 抗战时期,孙立人于1942年率领缅甸远征军,寡不敌众,寡不敌众,取得了“仁安羌大捷”。远征军的海外作战,极大地缓解了太平洋地区的压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和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孙立人也被认为是抗战时期军级单位将领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他被称为“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 20世纪50年代孙立人抵达台湾后,美国主动提出支持他。但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国务院改变计划,再次支持蒋介石。孙立人随后被软禁33年,直到1988年才被释放。1990年在台中去世。孙立人的灵柩暂时安放在台北中山公墓。虽然地处偏远,但多年来,他的故友、亲友、子孙、仰慕者经常来墓地祭奠。墓地也很干净,不偏僻。台中市孙立人故居现已改建为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台中市文物局局长李志富表示,该遗址被列为台中市历史建筑,每两周周日开放一次。eeks,需要预订。台湾《中时新闻》27日报道称,孙天平计划将父亲的遗体迁往大陆的消息传出后,岛内正反两派的意见纷纷涌现,并在脸书上开始争论。反对者认为,如果孙立人被埋回大陆,将被用作“统战”工具。马英九在任期间恢复了孙立人的荣誉。 “看来,如果他留在台湾安息,也许这就是保护和尊重他的最好方式。”支持搬迁的人士认为,既然孙天平说“落叶归根”是孙立人的遗愿,他们的言论和做法就应该得到尊重。无论不同意还是同意,岛上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死者已经死亡,他的最终去向应该尊重家人的意愿,没有外人评论的余地。中时新闻网表示今年9月3日,孙天平作为台湾代表、抗战名将后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阅兵。 2015年9月3日,他还受邀出席了颁奖典礼。孙天平表示,今年1993年阅兵的坦克、导弹和自动遥控武器系统超过了2015年,也超过了许多其他国家的装备。 “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大国崛起、一个民族复兴的震撼。”台媒称,大陆向所有为中国抗战做出贡献的人士致以应有的敬意。在台湾,民进党不会提及远征军的反战功绩,导致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有大陆没有锻造远征军和新的第一军。近年来,相关影视作品有《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军》等,一遍遍讲述孙立人、戴安澜等战士的抗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