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管控和顺利处理经贸摩擦,欧盟邀请中国赴
发布时间:2025-10-23 09:17
【环球时报记者 郝记者】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1日,应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塞夫乔维奇要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召开视频会议。双方就出口管制、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中欧经贸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按照第二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尽快在布鲁塞尔组建“升级版”中欧出口机制。欧盟还邀请中国最高经贸负责人本周在欧洲举行会晤。王伟奥表示,关于稀土出口管制问题,中方近期采取的举措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国家的责任。中国是致力于维护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始终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谢夫科维奇表示,欧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欧中领导人一系列经贸共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欧盟理解,中国采取无视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的稀土相关管制措施。在措施实施过程中,我们希望中方加快对欧洲企业申请的审批。
21日,就Nexperia等问题,王伟奥还应约与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通了电话。王伟奥表示,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生产供应链安全稳定大局出发,秉持防控精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对话,寻找建设性解决安普里亚问题的方案。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称,欧盟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共同“受害者”。随着中美经贸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中国10月9日发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要求相关稀土产品、技术和制造设备出口时必须获得中国许可,并必须注明结束。 “这是不可接受的。”塞夫科维奇上周表示,中国严格的审批程序“限制了欧洲公司的经济运营”《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中方在发布相关管控措施时多次表示,此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并提前得到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通报。在10月16日的例行会议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永谦重申,罕见的地面管制 采取措施是中国政府依法依规完善自身调控体系的正常行为。它们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只要是民用并符合出口申请,就可以获得批准。北京语言大学民族与地域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已经控制而不是预防。凡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申请均可予以批准。欧盟的担忧是基于中国对地缘政治背景的误解,以及基于对缺乏客观性的误解而做出的虚假言行。找出依据。董一凡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欧盟在处理对华经贸关系时必须树立正确认识,保持自由,不依赖或受第三方控制。我们要防止使用限制性贸易工具,坚持市场原则,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尊重彼此关切,通过对话协商是欧盟同中方达成协议的正确途径。然而,欧盟内部有关对华贸易政策的争论却愈演愈烈。虽然塞夫科维奇卡尔为了不导致与中国的稀土争端升级,德国、法国和波兰支持在即将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讨论应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措施。据彭博社报道,多位欧洲消息人士称,法国希望欧盟考虑一切可能的选择,就中国控制稀土出口一事对中国进行报复。德国也持同样强硬立场,愿意讨论利用“反胁迫机制”予以回应。该机制将于2023年底生效,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减少知识产权或限制外国投资。它被认为是欧盟经贸领域的“核选项”。不过,一些德国官员警告称,如果该机制确实启动,德国将面临经济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