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航运价格上涨,美国零售业担心“年
发布时间:2025-10-22 09:17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李萌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青木】编者按:美国近日根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与中国实体相关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服务费。此举引发中方反制。过去一周,中美关系跨太平洋航线尤其经历“狂风巨浪”。多位贸易和航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航线调整和运价上涨的运输成本将落在美国的零售集装箱上。美国《国会山报》20日文章称,中美贸易保护主义争端出现新战线。港口费和关税的狂潮正在将中美贸易推向“风暴之海”。文章评论说,互联互通的世界,共同规则下的合作才是最可靠的。安全之路。 “太平洋贸易正在放缓。” 《海洋新闻》网站20日报道,国际物流技术平台笛卡尔发布的最新全球航运报告显示,美国9月集装箱进口量较8月下降8.4%至230万标准箱,主要类别出现大幅下降,包括铝制品(-43.8%)、鞋类(-33.9%)和电气设备(-31.5%)。报告显示,美国十大进口来源地进口总量环比下降9.4%,总计减少169,126 TEU。其中,中国商品进口量环比明显下降,意大利、韩国、德国也出现明显下降。受多种贸易项目进口量变化影响,当月美国十大港口吞吐量环比下降7.9%,总计损失169,455 TEU。 由于相互运费中美关系紧张以及11月美国总统威胁对中国输美商品加税,全球航运市场价格走强。截至10月17日,上海出口综合运价指数周环比上涨12.9%,其中中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周环比上涨逾30%。截至10月17日,中美间货运量最大的中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环比上涨32%。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对环球时代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对外航运运力结构较疫情前已有明显调整。他表示:“我们在太平洋地区的运力正在放缓,德国《经济》周刊16日报道称跨太平洋贸易航线清楚地表明了全球经济在关税争端中所遭受的损害。据介绍,该机构10月第一周国际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34.6%,环比下降28.3%。在美国西海岸的另一端,洛杉矶港今年前三季度处理了780万标准箱,高于去年同期。报告称,航运专家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及以后的全球航运前景并不乐观。货运代理平台 Freightos 研究总监尤达·莱文 (Yoda Levin) 表示,行业收入预计将下降。 “我们将看到航运公司通过航运价格波动来控制运力。”专家认为,全球贸易正在从太平洋地区转向亚洲内部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而且这种大规模的势头正在增强。今天,有机会太平洋回到世界中心此外,贸易流量似乎也很薄弱。德国商报称,由于关税争端,中美贸易持续下滑。与此同时,中国越来越多地寻找其他地区的市场,例如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其中包括德国。跨太平洋航运贸易受挫以及美国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让美国国内零售商对年底进口形势的预期更加谨慎。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预测,未来几个月美国每月进口量可能降至200万标准箱以下,创下今年新低。 “今年的旺季提前结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零售商在新一轮‘奖励关税’实施之前抢购进口。”乔纳森·戈尔德(Jonathan Gold),供应链和海关政策副总裁NRF 的 y 相信是这样。一个集装箱需额外缴纳 4% 的关税。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业务经理朱远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期中美航线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是美国从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 也增加。朱远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业界的共识是,运输成本的上涨最终会体现在美国货架上商品的价格上。朱远达表示,目前纺织品、家具等货物正在运输中。 “一个集装箱光是港口费就要800多元。不计算可能通过航运公司转嫁的成本,这相当于额外的费用无中生有的4%关税负担。” “我们代理很多纺织品,包括衣服、纺织品以及所有含有纺织材料的产品。这些纺织品的关税一直高于其他类别的产品,美国还给予特殊的港口费。 “这些产品的价格肯定会上涨,美国消费者在消费终端看到的标价也会提高。”朱远达表示,毫无疑问,美国政府对中国船舶征收的关税和港费中最大的买单将是美国消费者。“年末消费旺季的出货高峰会经过美国。”朱远达表示,“中国到美国的运输周期不一,快船会到货” 十天左右,坐慢船二十多天,坐慢船三十多天就到了。 9月是美国消费季结束的高峰期。我认为美国tes选择从10月14日开始在港口收费,是为了避开美国消费年末的运输高峰。 ”朱远达还表示,“我从事这个行业十多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样的情况。尤其是4月、5月,美国的关税大幅调整,整个贸易链条。在混乱中,合作成本增加,效率降低。香港欧之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李华经营一家国际贸易供应链公司,目前在美国东部、西部和南部拥有6个海外仓。李华每天都能跨越大洋追踪来自中国的各种货物的变化。他告诉记者,目前海运价格呈上涨趋势,主要是因为美国对海运费实行“开机”。目前,公司在美国的6个海外仓美国储存了来自中国最多的家居用品,包括生活用品、厨具等,以及美国即将到来的节日和圣诞节的用品。李华认为,尽管受到关税变化和港口费的影响,但可以看出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美国涨价、征收特殊港口费,让商品价格层层抬高,最终买单者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消费者。各国不会进一步削弱国际贸易规则。瑞士SRF电视台报道称,年末购物季对于美国实体店和网店来说很重要。为了保证美国市场能够按时备货,全球供应链机器近年来一直在高速运转,但 今年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由于冲突和封锁在重要的贸易路线上,船只被迫走公路并遭受严重延误。 “货架空空、物价上涨,美国人开始谈论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成本。英国《卫报》19日报道称,尽管购物和消费即将结束,但许多美国消费者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人们生活中国内零售的承诺造成了困难。据报道,38岁的佩奇·哈里斯(PAIGE HARRIS)在两岁的时候注意到她为家人购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家买不起牛排等肉类。 ”住在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米歇尔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为汽车购买新轮胎,但我们不能,因为大量实惠的轮胎已售出,我们买不起 250 美元的轮胎。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平均关税近58%。许多人对米歇尔的声明喊话,描述这种情况被称为导致“货架空空、价格上涨”。住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娜塔莉说,她已经“几个月”没有看到食品储藏室的一些需求了。 “商店的货架越来越空,以前有很多选择,现在可能只有一两个,大众品牌产品也被普通品牌取代。” 《卫报》称,即使美国通胀率运行在2.9%左右,明显低于新冠疫情期间的峰值,关税并没有减轻对美国人钱包的影响。 81岁的理查德·乌尔默(Richard Ulmer)在佛罗里达州生活了35年,他表示,从财务角度来看,今年是最糟糕的一年。 “从食品杂货到电费,一切都涨价了。”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