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回报中国外贸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11-07 09:16
中新网广州11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38届广交会4日在广州落下帷幕。从现场的参与情况来看,中国企业不仅展示了优质产品,还带来了新技术、新标准、新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它被认为是中国服务型制造业新兴发展的光辉典范,正在重塑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预计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256.5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示范企业在材料、工艺、供应链等方面正稳步迈向智慧绿色发展新路径。赋能人工智能、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高端定制是贯穿广交会三期的关键词。具身机器人,脑-脑接口设备、生物基材料、AI康复设备等负责各阶段的流量。第138届广交会风光。程景伟 摄 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提供全面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打造了“中国方案”品牌。记者在本届广交会上采访了解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出口了硬件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标准;一些企业还进行本地化的生产和供应链建设,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持续的服务和维护。
例如,在本届广交会第二期,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多款设计新颖的橱柜产品,并提供了个性化服务。通过引入AI技术,公司NY全面升级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运营,提供“所见即所得、所感即所要、设计即制造、制造即服务”的定制家居解决方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形态被称为服务型制造业。对此,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院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刘尚文指出,服务型制造的核心是通过增加服务要素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制造业的一体化发展,从单纯的销售产品向销售“产品+服务”转变。刘尚文认为,服务要素是制造业效率、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服务至上制造业可以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激发制造业的发展潜力,为制造业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忠伟认为,要通过服务型劳动力创新发展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找对方向、抓住对机遇。与传统生产型劳动力专注于制造和交付产品不同,服务型劳动力从理解和响应市场需求出发,着力发展一种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工作方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并将它们无缝连接起来。当前,这一新的产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信部数据显示,此前评选的370多家服务业示范企业中,服务业对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据悉,近日公布的“十五五”规划提出,推动技术创新升级,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 (超过)